奈米塑膠入侵大腦?最新研究揭開神經健康危機

科學家發現奈米塑膠顆粒能夠穿透血腦屏障,這項突破性研究引發全球對神經系統健康的擔憂。研究團隊透過先進顯微技術,首次證實直徑小於100奈米的塑膠顆粒可進入大腦組織。

實驗數據顯示,這些微小塑膠碎片會在神經細胞內累積,可能幹擾正常細胞功能。動物實驗中,暴露於奈米塑膠環境的個體出現記憶力下降與行為異常等症狀。

血腦屏障是人體最重要的防護機制之一,原本能阻擋大多數有害物質進入中樞神經系統。奈米塑膠突破這道防線的事實,讓醫學界重新評估塑膠污染對人體的潛在危害。

日常生活中,塑膠製品分解產生的微小顆粒無處不在。從瓶裝水到海鮮食品,人類攝入奈米塑膠的途徑多樣且難以避免。研究人員特別提醒,發育中的兒童大腦可能更容易受到這類污染影響。

這項發表在《環境健康展望》期刊的研究,採用螢光標記技術追蹤奈米塑膠移動路徑。高解析度影像清晰顯示塑膠顆粒穿過血管內皮細胞的完整過程。

面對這項發現,專家建議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,特別是高溫環境下可能釋放微粒的塑膠容器。同時呼籲加強相關研究,釐清奈米塑膠與神經退化疾病間的潛在關聯。

台灣環境部門回應將密切關注國際研究動態,並評估現行塑膠管理政策是否需要調整。學界則計劃展開本土研究,了解台灣環境中奈米塑膠的分佈狀況與人體暴露程度。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板橋牙列矯正哪間診所?
預約
板橋人工植牙專科醫師
固定假牙治療怎麼做~
減肥天母有推薦的診所嗎?
隱形矯正用
透明牙套真的有用嗎?
台北中醫減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