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,但令人擔憂的是,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進入中晚期。這種癌症最可怕的特點在於初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症狀,等到出現腹痛、血便等不適時,往往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
醫學研究顯示,大腸癌從息肉發展到癌症通常需要5-10年時間。這段黃金期如果能夠透過定期篩檢發現並切除息肉,幾乎可以完全預防癌症發生。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,就是最簡便的初步篩檢工具。
高風險族群更應該提高警覺,包括50歲以上成人、有家族病史者、長期抽菸飲酒者、肥胖人群以及愛吃紅肉和加工食品的民眾。這些族群即使沒有任何症狀,也應該主動安排大腸鏡檢查。
現代醫學進步,早期大腸癌的治癒率可達90%以上。相較於晚期才發現的患者,不僅治療過程較輕鬆,存活率和生活品質都有顯著差異。定期篩檢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,遠比後續治療來得經濟實惠。
許多患者因為害怕檢查過程不適而拖延就醫,其實現在的大腸鏡檢查已經相當舒適。檢查前會給予輕度鎮靜藥物,大多數人都不會感到明顯不適。短暫的不便換來健康保障,絕對是值得的投資。
台灣的醫療資源豐富,各大醫院都提供完善的大腸癌篩檢服務。與其等到症狀出現才慌張求醫,不如現在就預約檢查。健康是自己的責任,早期發現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。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解析腎臟功能告訴你為什麼要洗腎
過敏原檢測 – 你的營養,可能是孩子的毒藥!
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?
慢性食物過敏檢測常見的過敏食物有那些
過敏一定得吃藥嗎?我想做過敏檢測要去哪裡檢查?
覺得牙齒怪怪的,有輕手的牙齒診療醫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