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研究顯示,睡眠品質與人類壽命存在驚人關聯。科學家透過長達15年的追蹤調查發現,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的人群,平均壽命比睡眠充足者短了將近10年。
研究團隊分析了超過10萬名受試者的睡眠數據與健康狀況。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受試者,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出42%,糖尿病風險增加37%。更令人震驚的是,這些受試者的細胞衰老速度明顯加快。
深度睡眠階段對人體修復至關重要。在此階段,大腦會清除代謝廢物,免疫系統進行修復工作。研究指出,深度睡眠時間每減少1小時,阿茲海默症風險就上升27%。
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面臨更高風險。這類患者因夜間頻繁醒來,無法進入深度睡眠,其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46%。專家建議,打鼾嚴重者應盡早就醫檢查。
現代人常見的3C產品使用習慣也影響睡眠品質。睡前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,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達40%,導致入睡困難。研究建議睡前1小時應避免使用電子產品。
改善睡眠品質可從多個面向著手。保持規律作息時間,創造安靜黑暗的睡眠環境,避免睡前攝取咖啡因,都有助提升睡眠質量。適度運動也能增加深度睡眠時間。
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《自然》期刊,引起醫學界廣泛討論。專家呼籲大眾重視睡眠問題,將其視為與飲食、運動同等重要的健康要素。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