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年沒有媽媽的母親節…謝祖武93歲失智母離世落淚,1強力植化素延緩失智危機

醫療

第一年沒有媽媽的母親節…謝祖武93歲失智母離世落淚,1強力植化素延緩失智危機

  • 朱育嫻 報導
  • 2023/04/21 12:00
  • 字體放大

  • 給人形象帥氣健康的藝人謝祖武,在近日出席活動時透露,高齡93歲的媽媽在上個月底過世,他也感嘆「今年是第一年沒有媽媽的母親節」。而媽媽罹患失智8年多,沒跟謝祖武住在一起,選擇住隔壁,因為不想影響兒子的生活,對此謝祖武也難過落淚,感到很愧疚。

     

    「用盡全力還是挽留不住」謝祖武93歲失智母親離世

    今年即將54歲的謝祖武,因2000年演出《麻辣鮮師》系列而走紅,近日他出席活動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,他的母親3月底因罹患失智症過世,他也嘆「今年是第一年沒有媽媽的母親節」,談及此事,他也忍不住落淚。

     

    謝祖武透露母親失智8年多,當初母親不想影響他的生活,所以選擇住在隔壁。謝祖武說:「我很愧疚,安葬儀式完成後,我把母親照片放在我衣帽間,每天跟媽媽說早安、晚安」,好似媽媽一直在身邊,「我跟媽媽說,『我們又再一起了!』」,說到此謝祖武也難掩悲傷,哽咽落淚。

     

    謝祖武提到,母親失智這幾年,他和太太努力照顧陪伴,但母親還是在上個月底過世了,他坦言「很難過,我們用盡全力還是挽留不住」,由於過去忙拍戲,鮮少陪伴家人,直到母親失智才赫然驚覺想盡孝道也為時已晚。

    看更多:

     

    台灣邁入高齡化,失智人口逾30萬人

    台灣人口高齡化,失智症是近年社會重要議題,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,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,在全球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。失智症依據病因可分為阿茲海默症、血管型失智症及其他失智症,其中以阿茲海默症比例最高。

    看更多:

     

    土城的洗腎中心有專機接送嗎?得皰疹,不是我的錯,帶狀皰疹就是俗稱的“皮蛇”症狀出現在身上呈現環繞分佈情形 一般人有個誤解!軒品牙醫聯合診所是板橋根管治療專科,牙醫師除了把發炎的牙神經清除外,還會把根管做適當的擴大及清潔,怎麼幫小孩選兒童漱口水?美容手術(牙冠增長術,改善笑齦) 、敏感性牙齒治療。生活不美滿 另一伴老是敏感早洩怎麼辦?早洩 (premature ejaculation) 是男士們最常見的性功能困擾 。兒童保健食品,怎麼吃才對? 不孕症要怎麼辦,生活飲食型態修正,易和中醫配合中藥、針灸治療!線上預約慢性食物過敏檢測。什麼是總咖啡酸衍生物?總咖啡酸衍生物是為紫錐菊產品是否可以提供足夠效果的重要指標。愛滋檢測 – 提供全套檢查,絕對匿名保障隱私。人家說的減肥天龍國這是在哪裡?隱形牙套怎麼選?先來了解一下;不敢相信菜花就是這樣治好的~隱適美隱形牙套注意事項!!女性染淋病難察覺.上班族預防感冒防護5原則。如何提供長期依賴呼吸照護服務?想找台中牙齒矯正有醫療團隊

    研究發現:「類黃酮食物」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

    瀚仕診所醫師歐瀚文表示,可以從研究中發現,若要預防失智症,飲食不容忽視!他引述塔夫斯大學於2020年發表在《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》的一篇文獻,指出飲食攝取富含類黃酮食物最多的一群人,發生阿茲海默症及相關失智症的風險是比較低的。

     

    歐瀚文說明,類黃酮是天然的植化素,廣泛存在於蔬菜水果中,類黃酮可以再細分成很多種植化素,如花青素、槲皮素、芹菜素、橘皮苷素等。因為類黃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、抗發炎等特性,過去研究指出,類黃酮有助於促進心血管健康、降低癌症風險等。不過多數有關於類黃酮的研究時間都較短,而這篇研究共追蹤2800名年齡為50歲以上的個案,並花了近20年的時間追蹤。

     

    在長年追蹤之後,共有158例個案得到阿茲海默症。研究發現,飲食中攝取較少富含葉黃素(類黃酮的一種)食物的人,在20年內將會增加2~4倍發生阿茲海默症及相關失智症風險。歐瀚文補充,類黃酮除了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發生之外,另一篇發表在《神經學期刊》(Neurology)也指出,攝取類黃酮有助於延緩阿茲海默症的進展。

    看更多:

     

    哪些食物中富含類黃酮?

    全穀根莖類:地瓜、紫薯、扁豆、豇豆。
    蔬菜:地瓜葉、芝麻葉、秋葵、小松菜、蘆筍、球芽甘藍、高麗菜、芹菜、韭菜、羽衣甘藍、萵苣、洋蔥。
    水果:蘋果、葡萄、葡萄柚、橘子、水蜜桃、李子、檸檬、藍莓、草莓、覆盆子、蔓越莓、櫻桃。
    堅果種子類:芝麻、榛果、開心果。
    香草/辛香料:迷迭香、巴西里、芥末、辣椒、薄荷、月桂葉。
    其他:黑巧克力、茶。

     

    ◎ 圖片來源/翻攝自
    ◎ 資料來源/

     

    →健康資訊不漏接!點我加入

    https://health.tvbs.com.tw/medical/339121